close
尋找父親犧牲學生南京老人找到烈士名字大哭

原標題:這張照片,讓千萬網友心碎

12月13日上午10點01分,低沉急促的警報聲響徹南京城。全市17處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多個社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同步舉行瞭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活動。

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廣場上,現代快報記者拍攝到瞭一位老人在紀念墻前掩面而泣的照片,感動瞭千萬網友。僅在新浪微博上,截至昨晚10時的點擊量就超過2000萬次。網友留言:“看著哭泣的老人,心碎瞭!”這張照片的背後,是台中商標申請流程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心碎瞬間

在紀念墻找到那個名字,老人哭瞭

照片中的老人叫張翼龍,今年已經78歲瞭。腿腳不大靈便,妻子在一旁小心地攙著他。他們傢住在漢中門附近,一大早便坐公交趕到瞭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廣場上,共有30座黑色英烈碑。老夫婦的眼睛不太好,他們憑著記憶仔細地搜尋那個熟悉的名字,但找瞭半天,也沒能找到。

“我不是烈士親屬,是替我父親來看望他的一名學生。他叫蒲良樓台中商標註冊商標註冊費用。”面對現代快報記者的詢問,張翼龍有點急,他在手心裡反復比劃著“蒲良樓”三個字。最終,現代快報記者幫他們找到瞭這個名字。在一座黑色英烈碑的最中間,刻著:“蒲良樓,少尉。”記錄還顯示,這名烈士的籍貫是廣東大埔。生於1916年12月26日,1944年2月29日犧牲。犧牲時非常年輕,隻有28歲。

站在英烈碑前,看著紀念墻上的這個名字,張翼龍老人掏出手絹默默流淚,一度哭得不能自已。他顫抖著掏出手機,請記者為他們夫婦在紀念墻下拍下合影。張翼龍告訴記者,他的父親張傳忠,曾是蒲良樓在航空軍校的教官。蒲良樓還有個哥哥,叫蒲良梢。兩三年前,蒲良梢從美國來到南京,輾轉找到弟弟昔日的教官——將近百歲的張傳忠老人,也就是張翼龍的父親。張傳忠老人上瞭年紀,身體不太好,還有些輕度健忘癥,很多事情都記不得瞭。但在蒲良梢的提醒下,他還能依稀記起學生的名字,口中喃喃地呼喚。

去年,張傳忠老人也去世瞭,享年101歲。

得知蒲良樓的事跡後,張翼龍老兩口每年的12月13日都會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悼念他。“一開始,是替父親來看望犧牲的飛行員學生。現在,也是對父親和歷史的一種緬懷。”張翼龍說。

看哭千萬網友:英雄我們永遠銘記

12月13日中午11點多,“@現代快報”微博、ZAKER南京客戶端同步發佈瞭張翼龍老人的故事、照片和視頻。上線5小時,點擊量就超過1100萬次,上瞭新浪熱搜榜第一。同時,這篇報道也上瞭騰訊新聞首屏的熱點精選,1小時就有1.2萬個跟帖評論。全國有數百傢網站和客戶端轉載。

“淚奔”“心顫”“ 爺爺別哭”“心疼老爺子”……不少網友的評論也讓人淚目。網友“小榕毛麻麻”說:“鼻子酸眼淚就流瞭,那一輩他們那種痛,或許我們這些後輩永遠無法體會,真想抱一抱老爺子。”網友“Dearrrr小先生”說:“給爺爺擦擦眼淚,別哭。”

ZAKER南京網友“夏日微涼”說:“歷史不容忘卻,祭憶代代延續。”微博網友“張小蚱的小毛驢”也回憶瞭長輩的故事:“還記得爺爺在世時,提到過他的親弟弟,抗日戰爭時去打仗瞭,後來一直沒有音訊,一直到2013年爺爺去世,都沒有見過弟弟。”

面對著這張照片,千萬網友之所以動容,是因為他們從照片中,看到瞭那段歷史,看到瞭千千萬萬為國傢獻身的抗日英雄。正如網友“HH”留言說:“沒有比英雄,比烈士更讓人動容瞭!還有很多無名英雄,可能連個名字都沒有留,可是你們也有共同的名字:英雄!我們永遠銘記!”

祭奠現場

這對夫婦:每年都會來,風雨無阻

13日上午,挹江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一片肅穆。來自附近社美國商標註冊區的 50 多位居民,胸佩白花,神情凝重,自發來獻花、默哀、唱國歌,共同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

今年75歲的吳義寶和老伴一大早便從江北趕來,隻為早早地到紀念碑前看一眼。“我每年都會來,風雨無阻,每次都感到心中悲痛隻增不減。”吳義寶告訴記者,他是早年居住在挹江門附近的老居民,見證著這塊土地的諸多變遷,“過去中國太落後瞭,受瞭這麼欺辱,我一刻也不敢忘記,”說到這裡,老人激動地流下瞭眼淚。“現在國傢強大瞭,誰還敢欺負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不能忘記歷史。”

80年前這裡曾有一場腥風血雨:1937 年 12 月至 1938 年 5 月,南京崇善堂和紅十字會等慈善團體先後六次共收死難者遺骸 5100 多具,埋葬於挹江門東城根及其附近薑傢園、石榴園等地,該處叢葬地見證著日軍的罪行,對研究近代史具有一定的作用。

他們制作千紙鶴寄托無盡哀思

12月13日上午10點,河海大學師生代表在清涼山叢葬地前參加悼念儀式。現場400百餘名師生代表身著素裝,胸配白花,靜靜地站在叢葬地紀念碑前,集體默哀1分鐘。一首《國傢公祭 和平宣言 》詩歌朗誦後,師生代表依次獻花。同時,他們還在叢葬地獻上瞭自己制作的千紙鶴,以寄托哀思。

在北極閣叢葬地,來自南京審計大學青年聯合會的5名大學生帶來一份1937版南京地圖,在這張地圖上,他們用藍色的邊框,標繪出瞭7處,北極閣2000多名遇難者當初遭受迫害的地方。該校大二學生李研說,“標繪出叢葬地每一個具體的屠殺地點,都有詳實的歷史依據,可以讓大傢更好地悼念同胞。”

13日上午,在原金陵大學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南京大學百名師生台灣商標註冊前來悼念,他們手持菊花,緬懷、哀思。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學生中有不少是留學生,對於南京大屠殺,他們很多人表示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深感痛心。“我在比利時就聽過南京大屠殺的事。”來自比利時的留學生文秀妮,剛來南京3個月。她說,學習漢語後,她對這段歷史有瞭更多瞭解,非常震驚, 也非常痛心,希望世界和平,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 (餘樂 徐紅艷 徐岑 鄭文靜 趙丹丹 鐘曉敏 謝喜卓 王舒窈 謝毓靈 韓雨霽 錢念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x231y0l5 的頭像
    ncx231y0l5

    受傷的心靈

    ncx231y0l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